分布式信号传输与处理产业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这十年也是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寰视)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2019年IFC展会上,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造性的推出了“公有云分布式”信号传输和处理产品,再次将产业创新推向“纵深无人区”。
站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科技创新视角下,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何要率先提出向5G物联网时代进军,并确定以“公有云、分布式”产品为基础技术的方案呢?带着这样一个“巨大的行业前瞻性命题”,PJTIME有幸专访了上海寰视副总经理邓泓海先生。邓先生详细向我们介绍了上海寰视崭新技术创新的特点和战略逻辑
为什么说“分布式”先人一步
邓先生首先回顾了分布式信号处理技术过去的发展,并指出“这不是一帆风顺的十年”。在上海寰视的过去十年,行业内面临诸如“分布好还是集中好”、“自主创新好还是拿来主义好”、“客户初期认知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以至于分布式信号处理行业诞生初期,十余家品牌只是去争夺整个工程AV行业1%的市场份额。
“从激烈竞争中走来,成功的走来,让上海寰视进一步认清了‘自主创新的文化、坚定的市场战略、产品规划与未来视角’的重要性”,邓先生认为,十年实践恰证明了上海寰视所有努力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分布式”技术的先进性。
比如,早期集中式信号处理厂商会讲“分布式必然要压缩信号,可能产生画质损伤。”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至少三个问题:首先,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无损压缩已经成为好用的“神器”,解决了画质损失问题;其次,AV工程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越来越依赖长距离的传输、公网的传输——集中式处理器能在私有的屏端无压缩,但是在外周传输时依然要压缩,即集中式处理器产品构建的AV工程同样要研究压缩技术、应用压缩算法;第三,未来高清,4K/8K信号时代,零压缩的传输与处理技术难度几何级增加,且必要性大幅下降——高清时代AV压缩编码技术的必要性几乎提升到100%。
所以,“早期看似是技术难点、缺陷的压缩,现在看来不仅更符合高清时代的必须性、满足大型AV网络,公网传输,横纵多级指挥控制系统的应用需求,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画质问题。”邓先生甚至表示,分布式企业率先解决“高保真压缩”技术难题,已经成为现在市场竞争、乃至于未来竞争的一个“先进优势”。除了压缩技术,分布式系统类似的优势还有很多,例如在“同步技术”上的先进性:集中式技术在越来越大型化的系统中面临更多的后段传输、分屏器、显卡等的延时,分布式则通过前端化的方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虽然,体现分布式信号处理技术产业优势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是在邓先生看来“客户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一点:10年前的AV工程,基本基于小的私有网络——以中心大屏幕和信号处理器为核心,构成一个单纯心形网络,且网络总体容量有限;但是,今天更多客户提出“纵向分级、横向联合”的复杂性网络需求,甚至把安防、会议等不同应用整合进来——这样的体系化需求,不再是单一的集中式节点所能满足,却恰是分布式系统的用武之地。
“分布式系统天然的更适合‘更大的AV应用体系’、满足‘公网’应用环境、能够更好的承载‘AV之外的多种数据和应用’;甚至,分布式系统并不排斥在大的分布式网络中的一些应用节点采用‘类集中式’的信号处理设备……”
邓先生指出,十余年来分布式系统从零到强大、市场从可以忽略到成为重大国家工程,大型网络的选择——“后发者的反超”,就是分布式系统先进性和未来性的更好证明。
公有云的应用是“5G”的必然选择
虽然分布式信号处理系统的优势、先进性非常明显,但是这不等于说“分布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进步的定点”:邓先生指出,分布式信号处理系统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技术升级之战”。这就是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次IFC2019展会展示的“公有云分布式”系统。
“传统AV网络都是私有的,”邓先生坦诚的指出,在这个市场强调公有的概念有些另类:但是,这不妨碍公有云技术的先进性。IFC展会上,上海寰视展出的“全部网络多级多地指挥调度中心、多方实时交互远程视频会议,与即时通讯可视化KVM云坐席”解决方案,都融合了公有云或者混合云技术。
因为,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当AV系统成为地区级别的覆盖时,不可能每一种应用都依靠私有网络——后者是一种巨大的成本,甚至即便是私有网络也在“半公共化”。邓先生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例如,一个地区的教育局和下面的学校有“教育网专网”。这个网络涉及到视频会议、安防监控、远程教学等多种应用,网络的使用者也包括各个不同部门,甚至包括普通学生通过外部公网访问教育专网的教学资源需求: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中,其实“教育专网一点也不‘私有’”。
邓先生尤其郑重地指出,5G网络建设已经落地,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AV网络势必从“私有的专门的网络,变成一个IP化的更开放的网络”。如智能驾驶系统、智慧公路、智能泊车等都会要求“公路AV网络开放化和互联网化”。
未来5G的应用会创造更大的带宽、更多的接入机会、更实时的通信效果、更广阔的覆盖能力、更强大的软件定义的功能群:5G是物联网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必然选择。“AV视听工程要融入5G时代和5G的物联网应用,就绕不过‘公有云’的应用。”所以,在邓先生看来,“公有云分布式”系统就是为5G时代的新需求、新场景“专门打造”的。
随着未来5G、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指挥中心更应该成为物联网应用层的智能综合枢纽,设备和设备之间可以联动,信息和信息之间可以联动,系统和人之间可以交互联动,而且这些联动、互动都会是智能化的。——邓先生指出,新的一代指挥中心和分布式深入结合,将突破本地化几个房间的应用,更应该满足跨区多级多地的联动;对网络没有特殊的依赖,既可走局域网、专线/VPN,也可以走公网,甚至必要时还可以走混合云的形式,指挥中心中的各种安防平台、报警平台、大数据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坐席协作,信息发布系统、通讯调度系统等等实现融合管理。经过融合后的指挥中心,各个系统平台的操作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且只需通过MICS云分布式可视化云平台,就能科学管控。
邓先生特别指出,面对未来需求的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海寰视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尤其是坚持面向未来的创新:应用一代,预研一代,把握未来战略和技术制高点、提前布局未来需求,是上海寰视能够在众多早期分布式信号处理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的关键所在。
超越“AV”看“视频”应用新时代
畅谈未来AV、5G和高清时代的视听工程产业发展,邓先生认为,AV行业应该跳出“视频”看视频——未来的应用,首先,不仅仅是视频,更应该包括更多的数据信息,比如智慧工厂会拥有大量差异化传感器数据;第二,即便是视频应用和处理,也会呈现出“多元数据性”,比如与人物识别结合后的数据挖掘、或者在传输和处理上采用标准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公共通信资源的利用。
邓先生尤其认为,从客户需求端看,单一的AV概念已经过时了。例如,在一个大型的指挥中心里,它由非常多的设备组成,不仅仅是大屏、分布式节点,还有更多其他的类似报警、门禁、通讯、信发、音频、云台等,都应实现智能化管理,既可权限分级分区,又可统筹调度。这些需求都是“超AV范围”的。
这种新形势,就是上海寰视2019年的新企业愿景和目标“视界联万物 信息无边界”:即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广泛联结各行各业形态各异的音视信号为主,兼容多种传感器和数据的“显控应用平台”。邓先生指出,超越视频、但是基于视频,AV工程行业面临新的任务和时代变革,也即将进入新一轮的成长机遇期。
在这种新的应用趋势下,上海寰视分布式信号处理技术体系,将继续深挖技术潜力,在细节上打造标杆品质,“深入的需求理解、先进的平台架构,结合深刻严谨的算法应用”,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的产品。同时,上海寰视更是瞄准未来应用,超前定义下一代公有云分布式信号处理技术体系,形成跨越多种网络环境、多种典型AV网络需求、满足多种成本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扩张能力和兼容能力的,面向物联网的信号处理方案供给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寰视不是去蹭5G和物联网的热点、炒作概念,而是要切实解决未来新应用下的客户需求,上海寰视下一代分布式信号处理器产品提出了画质更高、延时更低两大核心突破任务,形成了高标准匹配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特性和物联网下众多应用即时性需求的供给能力。
细节的打磨、核心性能的提升,以及对物联网时代多元需求的满足,邓先生认为分布式信号处理行业正在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上海寰视将持续以创新精神为驱动、服务品质为依托,为国内智慧产业的升级发展做出共享,也为视频AV工程产业的新革命指明方向。
后记:访谈中,邓先生高度重视客户需求的演变、产业基础设施的升级,并认为这是与核心技术创新一样重要的产业维度。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恰是用始终超前规划的产品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推动了分布式信号处理产业的发展,并承担起行业风向标的作用。未来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坚持超越的创新精神,在物联网的新维度上打造分布式信号处理产品的应用新高度。